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家具在世界的首次公开亮相!
  • 正大拍卖2018-10-0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联合国一届一次会议在伦敦举行。此时国内国共两*已进入僵持阶段,内战一触即发。


而远在美国的纽约,一个美国人正在部署着他在旅华期间收购来的“战利品”,将举办一场关于中国家具的展览,这是我们现在能查到的全世界最早的中国家具展。


这一年,我们还生活在民国35年,即公元1946年。



1946年的2月,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在乔治·盖茨的直接策展指导下,开设涵盖中国明清两代的家具展览。


展览内容主要源自乔治·盖茨及其友人旅华期间购买并运输回国的一批珍贵的家具,集中展示了他自己的35件藏品,展期从1946年2月21日至3月31日,达一月之久。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展出的藏品包括可拆卸桌面的黄花梨棋桌、闷户橱、供案、炕桌、杌凳、圈椅、南官帽椅等等。


谁都不敢想象,这样的展览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捷足先登的外国人已经开始在西方社会接受并开始宣传中国的家具了。




中国家具展,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1946年2月21日~3月31日



乔治·诺伯特·凯茨(George N. Kates)是美国人,1895年生于美国辛辛那提,1947年初,乔治·凯茨就职于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担任东方艺术部主任这个职务有两年之久。


而早在1933年开始,乔治·盖茨曾留居中国,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才回到美国。


1943~1945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他掌握了流利的中文口语与写作能力,得以以更深入的视角观察中国的生活,也为其日后的策展及著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乔治·诺伯特·凯茨(George N. Kates)在他的波士顿公寓内

1968年12月


1948年,乔治·盖茨撰写的《中国家用家具》(Chinese Household Furniture)一书出版,共收录112件中国家具图录,对其尺寸、材质、年代等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这是中国家具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此时距离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也仅仅4年之久。



《Chinese Household Furniture》

中译《中国家用家具》,乔治·盖茨著,1948年


乔治·凯特特别说明该书所记录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活在北京的西方人主要是美国人所收藏的硬木家具,而且还特别强调这些收藏大都是那种具有文人品味的、精致而简洁的家具。





乔治·盖茨著《中国家用家具》内页


值得称道的是,乔治·凯茨凭借自己多年来对中国的了解,自己亲自执笔撰写展览介绍,他深情地描述这些文物和创造它们的中国的工匠,他凭借在北京生活的记忆和自己受到的充实的审美教育,来探究这些艺术品产生背后的人文环境。


“在所有各个门类的中国艺术品中,最后一个为西方公众所赞赏的就是中国家具。迄今为止(1946年前,研习君注),在美国的博物馆一直没有一场完全致力于中国家具的展览,除了非硬木制作的漆木家具之外,由任何语言甚至包括中文编写的中国家具出版物,也是无处可寻。”




1946年由乔治·凯茨策划的

布鲁克林博物馆中国家具展览现场


“穷尽我们对中国艺术的所有认知,这方面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难解释的一片空白。”乔治·凯茨说道。


把这种空白建立起联系,首先来自商人,他们对微妙的品味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想要的主要是“古玩”——从那神话般的土地带回来的各种奇珍异宝,一旦中国人发现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时,还是肯予以通融的。


“很多在美国的房子中仍珍藏这诸如广东瓷器或漆器桌子之类的中国器物,就是那个快船时代带回来的。这些什物通通可以被存放于一艘帆船中,并带回了家。”




1946年由乔治·凯茨策划的

布鲁克林博物馆中国家具展览现场


不论中西方,宫廷的家具被认为是不计工本和精心筛选的,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并不代表典型的最好的品位。


对于某些宫廷用具体现的高超技巧,其中许多的“贡品”,来自于各地的精工细作所蕴涵着特别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工艺之高超完美——只为展示而不顾使用,只为哗众取宠而不考虑日常的生活。


几个世纪以来,几乎无人察觉到,种类繁多的家具,都是听命于房子主人的那种尊严,为一个受过教育和艺术熏陶的特定人群的需求而服务。


而另外一种回归合理的实用的设计,有时几乎简洁得令人吃惊——充满了有价值的提示和影响西方世界我们今天的生活——只有在我们这一代已然到来,我们自己才从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坏品味中的清醒过来,才发现那些从东方进口的“柚木雕花”,以各种图案充斥着富贵气息。





本次展览是乔治·凯茨先生在北京长期居住所获藏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它代表了一种更加回归正常品味的选择,大部分是抛光的硬木家具。


虽然许多人更多地青睐于在私人公寓陈设紫禁城的家具,它们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价值取向,在以前的老传统减弱之前,在北京私人住宅里你会发现更加地道更原汁原味的家具。


“它们把我们带入崇敬和清醒的气氛,这是针锋相对于迄今西方公众所认识的那个华而不实的明、清两代,我们必须重建我们所了解的中国。”





为了帮助人们明晰那在一定范围内发展极为缓慢并很难辨别的时代风格的变化,布鲁克林博物馆选取了同时代的木刻版画作为参考。


线条清晰的版画,来自明清同时代故事笔记的场景的插图,可以代表类似的家具陈设。放大的版画展版,作为家具实物的背景,应该可以更好地逐步形成清晰的时间演变的脉络。






这种在空间中悬挂古代木刻版画的展陈方式,在近些年的国内市场十分的流行,尤其是在各大拍卖的预展现场,已然成为一条万能的布展方式。


但是当看过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布展之后,即使是黑白照片,依旧能感觉到那种家具散发的古老温度,谁能想见,这可是一场70多年的家具展。





在乔治·凯茨先生就任两年后,还是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他举办了第二个这样的展览——中国金属器物展(1949年2月11日至4月17日)


不同的是,这次增加了中国的金属配件,他挑选了包括铜锁,铰链,和家具上使用的抛光的铜活,以及其他家用的日用品系,如手炉、水壶、托盘、和烛台等等。


这些小物件不仅显示了中国的伟大的金属加工工艺,而且也表明中国设计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立而完整的体系。



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的房间,金属器物使用的丰富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家具上锃亮的铜锁和铰链,箱匣上抛光的铜活,全黄铜的煤球炉子、手炉、炭盆、锅、壶、盘、罐、盆,形状各异,金属材质也各有不同。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超过150件各种不同的金属制品,中国生产的具代表性的黄铜、铜、各种铅锡合金、青铜,这些金属制品都是用于住宅用途。



明代《天工开物》木版画


铅锡合金,会进一步模压或阴刻,刻有铭文或其他丰富的设计图案,或经过锤打,产生多种表面效果。


镶嵌上其他金属也常常出现,在中国通常存在许多工艺技术,中国人会享受其中,乐此不疲。


一件一件展品,将这些即将消失的活生生的日常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



今天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  END  -


参考文献 

布鲁克林博物馆通报,VII:5,1946年2月 

布鲁克林博物馆通报,X:3,1949年春 


 宝典 

藏友注意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结局!记《小建微课堂》的台前幕后

声明:公众号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搜集,由于网络素材来源不明,除公众号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字幕网资源站中文字幕狗头萝资源哪里有链接链接链接链接